澳门永利开户网址




传真:
联系电话:

地址:
邮箱:

澳门永利开户网址

专家简介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时间:2018-09-01 04:54 作者:admin
屠呦呦60年来以其“西学中”知识结构优势,从事中药化学、生药学、炮制等领域的研究,成绩卓著。国家首批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荣获发明奖章,1985年应邀参与筹建中国发明协会,并任理事会理事,1979年、2012年分别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1992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终身研究员,1994年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十杰妇女称号,1995年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由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共同授予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称号,2003年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2009年获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杰出校友”,2015年荣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获6个《新药证书》,1个临床批件和2个中国发明专利。疟疾是全球古今的三大传染病之一,迄今受威胁人口达30余亿人,年发病人3~6亿。十七世纪欧洲使用金鸡纳树皮,十九世纪推广奎宁,1945年氯喹成为抗疟首选药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并迅速在全球蔓延,氯喹逐渐失去原有疗效。1964年美国侵越战争,双方因抗性疟感染成军队减员主因。应越南之请,1967年我国领导人决定将(代号523)防治疟疾药物研究作为国家的紧急战备任务,发动全国相关部门共同攻关。期间虽从上万种中草药中进行筛选,未获满意结果。1969年1月,523办公室商请本院参与抗疟药物研究,屠呦呦被院所领导确定负责组建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经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对200多种中药的380余种提取物进行鼠疟筛选未获满意结果。后集重点于中药青蒿上,特别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迪,通过对确定其正品、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尤其是提取方法的反复研究,终于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叶子的乙醚提取中性部分(简称“醚中干”)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夏,经批准试用于30例临床,全部有效。与此同时,屠呦呦及其课题组继续对“醚中干”进行分离优化,1972年11月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以后的化学和临床研究表明,青蒿素不同于氯喹,是不含氮、而有双氧桥的新型抗疟化合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优点。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又创制了在青蒿素结构中引入羟基的还原衍生物,即双氢青蒿素。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和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醚中干”、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发现,受到国内同道的高度关注,在工艺、衍生物等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79年向国际公开后,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疗法)向所有疟区国家推荐作为疟疾的首选方案,2010年全球采用ACT治疗的约1.8亿人,治愈率达97%。景厚德(1916.4~2001.2),男,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0年毕业于满州医科大学。1940-1942年在满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任助教,1948年在湖北医学院药理室任副教授,1950年任协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讲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教研室助理研究员。1963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药理室工作,198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报》和《中华儿科杂志》编委等职务。谢宗万(1924.5~2004.8),男,江苏省江都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大学学历,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曾任生药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药学会理事兼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英语可熟练阅读及写作,多次赴日本、伊朗、马耳他、菲律宾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或考察。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师带徒1名。主要从事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及中药资源、中药鉴定及药学史研究,包括历代本草药物品种的考证、澄清中药材混乱品种及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在国家中医药局重大课题“《中华本草》编纂研究”中,担任总编委会副主任、本专业编委会主任;“中药品种理论研究”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发表论文230篇,论著有《中药材品种论述》等36部。获198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7年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颁发的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王孝涛(1928.6~),男,浙江省平阳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药科。原中药炮制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四、五、六、七届委员,国家秘密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国家中医药局中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名誉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理事等,中国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等5个杂志的编委、顾问。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和道地药材质量科研工作58年,进行炮制沿革、原理、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等系统研究,完成毒性中药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商陆、芫花等国家和部局级课题。获部局级奖6项,院级奖7项。编撰出版中药炮制专著9部,其中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1部、院级奖2部、全国首届优秀医史文献图书银奖1部。发表专业论文110多篇。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表彰证书、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4、2000年获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为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1992、1993、1995、2003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师承继承人1名。多次为“中药炮制师资班”、“西药学习中药班”、“中医中药班”及国际进修生讲授中药炮制学,1981年应邀赴日本讲授中药炮制学,受到国际好评。高晓山(1928.7~2012.12),男,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54年大连医学院本科毕业,1962年本院西学中第三班毕业。先后在药理研究室、中药理论室工作,曾任中药理论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曾兼任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委员,《中华本草》编委,药性理论专业编委会主任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药学委员,《中西医结合医学》第四卷药学编委。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退休。主持完成“病理生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获1993年院级三等奖(第一名);主持完成“中药治疗急症的基础药理研究--上消化道吸收中药的理论与实际”,获1992年院级三等奖(第一名);主持完成“中药十八反新涵义的确认--妨害治疗”,获1993年院级二等奖(第一名),首届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赛中国赛区金奖,美国赛区功勋金奖;“黄连致溶血性黄疸毒性及其防治研究”等。发表有关中医药理论、医史文献、本草研究论文百余篇。主编《中药药性论》(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论文评奖委员会一等奖,1996年国家医药局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主编《中药十八反研究》(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论文评奖委员会优秀奖)。章育中(1919.12 ~),男,江苏省常州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昆明)化学系,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攻读药物化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秋回国,1950-1957年在北医药学系任教,1957-1981年在医科院药物所分析室工作。1981年到中药所建立分析化学室,任该室主任五年,兼本院和本所专家委员会委员、本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曾任《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编委达二十年。1990年4月退休。主要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在198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新药氢溴酸山莨菪碱”课题中,负责药材中山莨菪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在1985年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的“正柴胡饮冲剂的研制”课题(排名第三)中,负责中药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四十年来发表科研实验论文50篇,主要发表在《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上,主要是将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分析。主编《薄层层离及其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78),是国内最早介绍薄层分析中草药的专著,多年来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与他人合编《薄层层析法和薄层扫描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薄层扫描法方法学和应用的专著,受到读者好评;是《中药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6册的编委,该书对中药的整理和提高在国内外起了重要作用。被国务院侨办认定为美国归国华侨,享受“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待遇。1978年起培养硕士生5名。曾为WHO派来的外国进修生进行短期授课;1986年受中国药学会委托举办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学习班三次,全国来京学员近二百人;1986年受九三学社委派到银川和乌鲁木齐讲学二周。章荣烈(1922.1~2013.01),男,福建省惠安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1年毕业于沈阳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学博士,获日本药师执照。历任国立沈阳医学院讲师、副教授、生化学科主任等。1955年调入中医研究院,任研究员,历任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创建基础研究室和经络研究所。第五、六、七、八届(20年)全国政协委员兼华侨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委员。任WHO顾问,东京药科大学和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客籍教授,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日医药协会理事等。能阅日、英、德、俄文献。1990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退休。创“战地饮水消毒片”(首位)用于朝鲜战场,解决转战过程战士饮水问题。1959年经两年半西医学习中医后从事中医药研究。1970年建立肿瘤和生化研究室,开展抗肿瘤中药研究。1975年发现猪苓多糖(757)的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首位),在肿瘤临床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获良好疗效,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创“连续动态观察单只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超微量测定法”(首位),大量节约实验动物,扩大长期系统观察例数建立简便法。应邀出席WHO、瑞士、美、日、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国际会议和学术讨论会,均获良好反映。著译《失羟麻黄素--简史、化学、药理、临床、应用》专辑,中国药典1953年版药品鉴别方法说明,癌的分子生物学,猪苓多糖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国灵芝研究概况(日·英)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1977年中医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奖,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奖,1981年第8回国际药理学会奖,198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等。50余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都在独立开展研究。姜廷良(1933.6~),男,浙江省余姚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196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生毕业。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WHO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现任中药所唐氏中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国保健科学会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医药研究顾问,2个国外杂志编委,5个国内杂志的主编或编委。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访问学者,出访11个国家和地区。培养研究生10名、博士后2名。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主要包括抗肿瘤中药药理、方剂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理方法学研究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桂枝汤对体温整合调节”、九五攀登项目“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基础研究”首席专家。以下成果均排名第一:“六味地黄丸阻断食管上皮重度增生、预防食管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含药血清体外实验方法学研究”获2002年北京市科技二等奖,“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获1996年院级三等奖。获1999年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地奥药学奖二等奖。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参编专著9部,其中2部获全国或大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1986-1989和1992-1994先后两次在美国西弗吉亚大学药理毒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三十余项,获成果奖9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著作12部。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主编以及中医药现代化杂志副主编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边宝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中国医药经济技术与管理》、《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从事中药化学研究三十余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30余篇);作为主编,编著出版中医药书籍7部;获得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2项;各种部级、院级科学技术奖励7项,发明专利8项,培养研究生30余人。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东京药科大学、静冈大学、津村会社)、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港澳台合作方面,与中国澳门大学、中国台湾中药研究所等保持长期科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互派人员进行科技交流。朱晓新,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等;第十、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30项。以第一获奖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专业书籍8本;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刘淑芝,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课题二十余项,新药开发课题数十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院级科学技术奖等8项,发表论文80余篇,著作1部,授权专利6项。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崔晓兰,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及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及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保健品评审专家、OTC评审专家。北京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基础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各类国家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专利证书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名。梁爱华,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毒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兼任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以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曾主持国家级以及部局级课题15项。作为主要贡献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贡献者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作为主要贡献者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等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编著10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2名。胡世林,研究员。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部局级课题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1993年获得国务院授予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根据中西药研发路径的不同,提出中药新药设计的基本框架,即以“组效关系”与“构效关系”相结合,包括:基于临床数据与文献信息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基于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中药有效成分辨识、基于系统建模的中药新药组方优化。按照 “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对元胡止痛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含药肠吸收液的体外药理研究方法,并成功应用于脑心通胶囊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近5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九、第十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编著作2部;主持开发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1982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1985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1992年获东京药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9年3月任日本星火产业汉方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2010 年1月为哈佛大学医学院欧莎研究所访问学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香港研究资助局、香港创新科技署、香港卫生署、美国NIH,美国药典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逾180 篇,编著论著45 部。自2010 年6 月开始担任《大公报》中华医药“本草的世界”月刊特约撰稿人。1991 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2014 年获香港特区颁授荣誉勋章(MH)。现兼任香港卫生署荣誉顾问、香港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委员、香港中药标准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药典会传统医药顾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药临时顾问等职。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药药剂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中药分散片、中药凝胶、中药成膜喷雾剂等新剂型研究,现正开展中药新型靶向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等课题近二十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两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编写著作4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曾负责部、局级课题8项,重点参与部、局级课题20项,院级课题4项,获部局级奖4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自主开发中药五类药1个、六类药3个,重点参与开发中药五类新药2个、六类药10个。长期从事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新药开发,在国内较早研究泡腾片、分散片技术,解决了中药泡腾片、中药分散片技术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主要进行中药注射剂改雾化吸入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中药眼用剂型凝胶剂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新药证书2个,临床批件1个,授权发明专利2个。梁日欣(1959.5~),女,河北省,医学博士,200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毕业。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代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药理和中药药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73”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课题,中医药行业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获奖两项,成果鉴定一项。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两部。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曹军(1962.1~),男,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性现代诠释。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有生物转化法开发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双歧杆菌及其WPG在蛋白类保健品中的应用研究、压力与剪应力对毛细血管网络生成的影响、生物力与中药成分联合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急性高原病易感个体差异性的遗传学基础、栀子苷对疱疹病毒宿主细胞膜的影响、10种常用中药材栽培品与野生品差异特征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药药性成因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及省市科技项目。从事中药毒理和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熟悉中药新药研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国家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863计划)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课题十余项,作为分题组长或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研究——中药》和《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6部书籍中任编委。其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曾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中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取得两项创新药物新功效的国家专利。学术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委、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会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审评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杨岚,198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化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学专业。从事中药化学及相关研究三十年,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七五以来各期科技攻关/支撑计划、人社部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质检总局的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几十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院级科技进步奖等10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著作13部,专利10项,培养博硕士14名。兼任973计划等项目经费预算评估组组长、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财政部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审评专家、博士后基金审评专家。全国留学归国人员先进个人,留学归国成就奖获得者。张彦琼,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秘书,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系统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青岛医学院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2-200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2008年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主持4项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2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SCI期刊论文1篇,参与三部著作的编写。参与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GLP中心,作为毒理部负责人和SD参加多项安全评价课题。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日本九州大学医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甲等)。主要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专业涉及中药药理学,感染免疫学,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化和信号转导。在PANS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5项,包括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以及院级课题5项。熟悉中药新药研发和医院制剂开发的过程和相关法规要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承担企业技术服务课题20余项,主要是中药新药和医院制剂的临床前药效毒理研究工作,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已建立常见呼吸道病毒、胃溃疡、肝炎、补益类中药等的中药复方筛选及评价技术。发表论文15篇,SCI期刊收录4篇,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学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2014年起任本草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雷公炮炙论》药物炮制辅料考、中药剂量使用规律分析、从《证类本草》看道教对中药学的影响、中药水蛭品种考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探讨、中药气味薄厚升降浮沉理论体系构建及嬗变等;主编著作6部,有《植物名实图考校释》、《带您走近-神农本草经》、《本草原始》、《本草真诠》、《本草发明》、《本草集要》。曾获部局级奖2项,院级奖3项。2007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并于2010年取得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致力于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医学和中药研究中。曾参与编写著作2篇,软件著作权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2005年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来,一直从事药物新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及新药开发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及部局级课题。参与研究开发的治疗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片及中药五类新药金草片,均已获得临床批件。获得4项专利授权,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著作1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