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永利开户网址




传真:
联系电话:

地址:
邮箱:

澳门永利开户网址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發揮優勢 與大灣區城巿走出去

时间:2019-05-07 22:25 作者:admin
智經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提出具策略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議,為香港整體和長遠發展出謀獻策。智經研究工作的其中一方面就是特別專注於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以及珠三角地區的競爭優勢。我感謝智經研究中心與珠海市港澳事務局合辦今日的研討會,提供寶貴的機會探討香港與珠海之間的合作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明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二、  大灣區是在一國之內,有兩種制度和三個獨立關稅區。因此,大灣區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在按照「一國兩制」的前提下,讓我們以創新思維打破舊有框框,在粵港合作「先行先試」的成功基礎上推動政策突破,使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居民、貨物、資金、信息的流通更為便捷,讓在大灣區發展的香港商界和行業受惠。我們亦會爭取為港人在大灣區學習、營商、就業、創業、生活以至養老提供更多便利,使大灣區能夠成為港人的優質生活圈。三、  推動大灣區建設會成立協調機制,除了粵港澳三地政府外,亦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及相關中央部委,這除了能更有效推動城市間的協調發展外,亦說明了中央對大灣區建設的高度重視。國家對大灣區的重視亦有利推進創新的政策措施,打破一些固有的制約,特別是處理好「一國兩制」下的合作關係,盡量消除因兩地實施不同制度的政策限制,促進城市之間的生產要素流通。在參與規劃編制的過程中,香港社會各界、各階層提出了不少具體建議,當中包括便利香港專業人士和企業進入大灣區市場,例如解決CEPA「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問題,降低不同專業界別在大灣區執業或提供專業服務的門檻等的意見。我們已向國家發改委反映這些訴求。香港是大灣區最國際化的城市,具備便利營商的環境、優良的法治傳統、自由經濟制度、完善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和金融體系,並擁有高端人才和熟悉國際市場的專業服務業。「十三五」規劃內的《港澳專章》已明確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包括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大中心地位。香港將充分發揮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錯位發展,並與大灣區城市共同「走出去」拓展國際領域,把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有機結合。大灣區擁有世界最具規模的港口區、機場群,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和物流中心。香港在高增值專業海運服務發展蓬勃,熟悉國際貿易活動的營運和規則制定過程,並擁有大量這方面的人才和全球網絡關係。而在航空方面,香港國際機場是成熟的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擁有完善的國際航線網路。憑藉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優勢,將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以至成為亞太區的高端航運服務業群,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策略。除了繼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優勢外,香港亦會充分利用大灣區帶來的機遇,拓展新興產業,為香港經濟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特別是在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方面。以創新科技驅動發展是國家以至全球發展的新趨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大重點就是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過去孕育了不少科創的知名企業,已為未來發展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好基礎。香港可充分利用創新科技產業的優勢,包括科技人才,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要發揮區域影響力和軟實力,並促進「民心相通」,大灣區應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專業設計人才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協助客戶提升競爭力,建立品牌,為產品和服務增值。以深圳為例,深圳是著名的製造業中心,亦是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專利申請量居全國之首,擁有良好產業基礎。香港和深圳在設計業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兩地加強設計合作,可體現為「深圳走出去、香港引進來」。事實上,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例如珠海,地緣、文化相近,在文化創意產業上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隨着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快將落成,大灣區內的交通聯繫將進一步改善,為推進大灣區建設定下良好的基建基礎,往來不同城市的時間可大為縮短。如果能夠把握大灣區建設的機遇,透過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打破制約生產要素流通的藩籬,便能夠進一步促進香港與珠海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充分發揮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協同效應和機會。​香港和珠海都是大灣區內的重要城市,亦是長期合作伙伴。香港與珠海市位處珠江的東西兩岸,現時從香港到珠海的九洲港,一個多小時的船程便到達。兩地在各方面的互動,包括經貿、投資和文化交流等領域,都非常密切和頻繁。珠海生活環境優美,也有不少香港人在珠海置業。珠海市地理位置優越,與香港隔海相望、與澳門陸地相連。此外,我得悉珠海市正着力發展空、鐵、路、水一體化的交通體系,建立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地位,努力實現珠三角灣區一小時通勤圈,也令珠海成為港澳---東盟經濟走廊上的樞紐城市。我相信珠海未來在交通的發展,將能夠大大擴展香港與珠海的合作空間。事實上,香港一直是珠海市主要外資來源地。2016年底,港資企業佔全市外資企業總數的四成,合同/實際利用港商直接投資佔全市外資總額差不多五成。我在9月到過珠海,與多位港商會面。他們在珠海經營二、三十年,與珠海市一起成長,一起發展,有港商不斷提升技術、拓展市場,成為業界翹楚;也有港商順應珠海的發展方向,成功由傳統製造業轉型至裝備製造業。港珠機場合作項目更是兩地公營機構合作的典範,珠海機場在委託了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以來,航線、客、貨量均大幅增加。近年,香港企業積極到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發展,包括銀行、文化創意產業,以及青年初創企業等。香港是國際化的大都會,香港在法律、會計、建築、工程和管理等多個專業服務領域都達到世界級水準,也能與國際接軌。我希望香港的專業人才在橫琴自貿片區的發展也可以有更多貢獻,同時得到更多機會。珠海市已經建立多元化的產業體系,包括近年快速發展的裝備製造業,遊艇製造業等。香港服務業發達,尤其在金融、管理、設計等方面優勢明顯,而且高度國際化,可以成為珠海市面向全球發展的好夥伴。我鼓勵珠海市利用香港作爲平台擴充業務,開拓和發展國際市場。珠海市亦是內地有名的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多次獲評中國宜居城市第一名。旅遊方面,港珠兩地可在不同的海外市場合作,加強宣傳推廣,並積極利用粵港澳旅遊推廣機構作宣傳平台,進一步推動「一程多站」旅遊的發展,以吸引更多海外遊客。香港計劃於2018年底舉行以「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發展規劃為雙主題的旅遊合作論壇,我們希望與珠海和各地旅遊部門合作,一同做好在海外長途市場的宣傳工作。